自20世纪以来,塑料因其轻便、耐用和廉价的特点,迅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统计,2013年全球消费的塑料制品达到了惊人的3亿吨。然而,塑料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的存在,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page]
微塑料进入食物链
一项发表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的研究表明,微塑料已经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研究人员从澳大利亚海鲜市场选取了五种常见的海鲜进行检测,包括野生青蟹、牡蛎、养殖虎虾、野生鱿鱼和野生沙丁鱼。通过热解气技术分析发现,所有样品中均含有不同浓度的微塑料成分,如聚苯乙烯、聚乙烯等。其中,沙丁鱼体内的微塑料含量最高,达到2.9毫克/克。
微塑料无处不在
微塑料不仅存在于海洋生物体内,还广泛分布于土壤、湖泊、农作物及日常食品之中。无论是深海鲨鱼还是偏远的北极地区,甚至是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都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此外,研究还显示,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多种经济鱼类中,高达90%的样本检测出了微塑料。更令人担忧的是,意大利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地种植的胡萝卜、生菜、西兰花等蔬菜也含有微塑料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