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之前,中国对欧盟抱有的是积极鼓励并尽最大程度信任的心态,那么在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的情况下 ,欧盟立刻取消中欧高层经济对话的这个动作,意味着欧盟在战略上已经失去了和中国同级别对话机会,对自己进行了战略性自我矮化。如果说过去中国是把欧盟当成重要一极来看的,那么这次事件之后,中国对欧盟的态度恐怕已经变成了死马当活马医了,不会再抱有太高的期望。
对中国来说,是斗是和,接下来的路,完全由欧盟自己选择,中国不会再过于高看欧盟,至少不会再像过去那样认为欧盟是可以成为独立于美国以外的一极了,而仅仅是一个值得争取对象。试想,如果美国轰炸伊朗就能把欧盟吓得只敢站在美国背后,那么当美国要与中国直接对抗之时呢?欧盟也许不敢冲在与中国对抗的最前沿当炮灰,但他大概率会站在美国一边对付中国而非相反。中国领导人这次访问,就是要告诉欧盟及相关国家,那将是欧盟的噩梦。
正是基于这样的心态,王毅外长这次对欧盟发出了三个强烈信号:
第一个信号:中欧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中方呼吁合作而非对抗
在会晤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的负责人时,王毅外长都表态很清楚,中欧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中欧应该合作而非对抗。
王毅说,中欧关系发展历程表明,双方关系的定位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合作是主基调和压舱石,双方应在这一框架下通过沟通妥处分歧。中欧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双方都支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都支持联合国核心地位和国际关系民主化,都坚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面对国际局势不确定、不稳定性上升,中欧作为两大力量和两大经济体,应加强交往、深化了解、增进互信、推进合作,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为世界提供稀缺的确定性。中方愿同欧方推动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取得积极成果,为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