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控炼狱:苏制米格-23手动调后掠角坠毁率超15%,而印度连LCA战机的电传飞控尚且踉跄
隐身天敌:翼身连接处雷达反射暴增,B-2、轰-20的飞翼布局才是当代答案
(2)心脏痼疾:印度航发的十年之痒
推力黑洞:图-160的NK-32发动机推力25吨,印度自研GTX-35VS卡在8吨已十年
油耗悖论:1.2万公里需载油80吨,但可变翼增重又吞噬燃油效率
俄法技术转让?法国连"阵风"发动机核心机都严防死守,俄国PD-14自身难保
更荒诞的是,印度斯坦航空连苏-30MKI大修都频发坠机,却要挑战比民航客机复杂十倍的战略轰炸机[page]
三、战略裸奔:从烈火-6到纽约打击链
尽管国防部紧急否认"打击纽约计划",但烈火-6洲际导弹已暴露獠牙:
射程实锤:1.2万公里覆盖全北美,载荷6枚分导核弹头
三位一体残缺:空基核力量仅靠"阵风"投战术核弹,突防能力聊胜于无
地理死局:若从孟买起飞,赴纽约需穿越俄/加防空识别区,生存率堪比裸奔
笔者锐评:烈火-6导弹尚处PPT阶段,就想嫁接空基平台?这好比骑自行车追高铁!
四、大国幻觉:2035首飞的时间陷阱
印媒宣称2035年原型机首飞,且看笔者解剖这"雄心时刻表":
工业基础:连中型运输机都依赖进口(C-295组装线刚开工),却要跨代搞战略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