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火药桶暂熄火:特朗普“邀功”,遭印度打脸

时间:1747018767
来源: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印度对美国的信任早已千疮百孔。冲突初期,美国副总统万斯曾公开表示“印巴争端与美国无关”,拒绝对印度提供军事支持;而当印度空袭巴基斯坦时,特朗普又突然转向“全力支持印度”,暴露出其政策摇摆背后的功利主义。这种“战时背刺、和时抢功”的做派,彻底激怒了新德里——印度外交官私下嘲讽:“美国像极了克什米尔的掮客,既想卖武器给印度,又想用停火协议向国会邀赏。”

二、停火背后的“双簧戏”:印巴为何选择此时收手?

表面上看,停火是军事僵局下的理性选择。印度空军在冲突中损失至少6架“阵风”战机,暴露其后勤体系与电子战能力的致命短板;巴基斯坦则因经济困局无力支撑长期消耗战。但若仅将此视为“打不动了才停手”,则低估了南亚地缘博弈的复杂性。

对印度而言,停火是一场“止损艺术”。莫迪政府发动“朱砂行动”的根本目的,是为转移国内经济颓势与农民抗议压力。当军事行动已达成“展示强硬”的象征意义后,持续冲突反而可能引发外资撤离、卢比暴跌等连锁反应。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报告显示,冲突导致单日外资抛售12亿美元国债,股市市值蒸发超300亿美元。此时停火,既能保全“胜利者”颜面,又可借机重启对华光伏产品进口谈判以缓解能源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