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态了,美国坚决反对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参加下个月在海牙举行的北约峰会。这是怎么回事?泽连斯基彻底被抛弃了吗?
美国这次明确反对泽连斯基参加北约峰会,表面上看是外交场合的一次“冷处理”,实际上背后藏着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调整和多重考量。
首先,这事不是孤立发生的。特朗普4月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就放话,“乌克兰永远别想加入北约”。现在临近6月的海牙峰会,美国直接放出消息反对泽连斯基参会,等于把去年以来对乌政策的态度再次推到了台面上,哪怕矿产协议签署了,也还是不行!这一切表明,特朗普上台之后,确实在重新梳理美国的全球战略方向,尤其是欧洲这块“老地盘”。
其次,我们要看到,这不是简单的外交表态,而是战略布局的一部分。美国现在把重点逐步从俄乌冲突中抽离,转向亚太,尤其是一直在鼓噪所谓“中国威胁”,意图整合盟友资源来应对东方崛起的力量。这种背景下,乌克兰就成了“被遗忘的棋子”,继续陷在泥潭里只会让美国更被动。
再者,美国这么干也反映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北约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荷兰作为东道主,显然不想得罪泽连斯基,毕竟基辅这些年一直在推动加入北约,而荷兰也是欧盟中的重要国家,它自然不希望在这个节骨眼上激怒乌克兰,但他更不想得罪美国,所以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还有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这次峰会的议程据说会“异常简短”,这跟以往大张旗鼓宣传、安排密集会晤完全不一样。说明什么?说明美国不想因为乌克兰问题与欧洲其他国家产生正面冲突,也不想给外界留下“北约分裂”的印象。但对欧洲来说,他们更不想给美国太多时间折腾欧洲,否则又成了特朗普向欧洲施压的大会。所以,荷兰干脆安排减少高层互动,低调开会,不给你特朗普折腾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