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肉真的“可怕”吗?科学吃肉,健康长寿有秘诀!

时间:1747275017
来源:

北京军区总医院营养科的研究也证实,如果烹调时间超过2.5小时,肥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可下降40%-50%。脂肪在加热过程中分解为低分子物质,释放出蛋白质、维生素、卵磷脂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此时再吃肥肉,其实是在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page]

吃肥肉也要适度,否则反伤身

虽然适当吃肥肉有助于营养摄入,但过量食用则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引发严重健康问题。

60多岁的范阿姨就因长期大量食用肥肉而突发腹痛,经检查发现她的胆囊已被多达806颗结石填满,几乎完全失去功能。医生分析后指出,这些结石主要由胆固醇构成,与她每天进食两三片肥肉的习惯密切相关。

除了胆囊结石,过量摄入肥肉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血脂升高,影响血液流速和成分,进而损伤血管内皮功能,最终可能形成脂纹、粥样斑块,甚至血栓。

如何科学吃肉?专家建议这样做:

控制摄入量:每日肉类摄入建议控制在75克(一两半)以内。

三高人群慎食肥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应以瘦肉为主。

注意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煎炒,推荐清蒸、炖煮等方式,煮肉汤时应撇去浮油。

多样化选择肉类:

猪肉脂肪含量较高,但富含维生素B1;

牛肉脂肪少但饱和脂肪酸高;

羊肉含钙、硒较多,但营养结构略逊于猪牛;